定国公是几品官,定国公

涂料之家 油漆 2024-12-07 23 0

今天给各位分享定国公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定国公是几品官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本文目录一览:

明朝定国公、成国公、太平侯世袭

明朝时期,权力的传承以世袭的方式进行,其中三位重要的封爵家族分别是定国公、成国公和太平侯。定国公的血脉源自中山王徐达,其家族成员包括徐增寿和徐景昌,徐景昌是徐增寿的儿子。成国公的来历则与东平王朱能紧密相连,朱能之后有朱来自勇,朱仪和朱辅,他们是朱能的后代,尤其是朱辅是朱能的曾孙。

明朝定国公、成国公、太平侯都是明朝的爵号。明确答案 明朝定国公、成国公、太平侯都是明朝时期的爵号,用以封赏功臣和贵族。详细解释 定国公:这是明朝的一个公爵爵位。在明朝时期,定国公是对功勋卓著的将领或大臣的一种极高荣誉的封赏。

第9代大明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定国公徐允祯(崇祯三年—崇祯十七年),第8代大明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定国公徐希?子。崇祯三年(1630年),袭定国公爵,禄二千五百石。崇祯十六年,加太子太保。崇祯十七年(1644年),死于战乱。无子绝嗣。

第一代:徐增寿,建文末年因通燕之罪被诛杀。明成祖即位后,追封他为武阳侯,谥号忠愍。永乐二年晋封为公爵,其爵位世袭。第二代:徐增寿之子徐景昌,永乐二年继承父爵,封号为二千五百石。明成祖驾崩后,因罪被剥夺封号和岁禄。洪熙元年得以复职。正统二年六月去世。

定国公是什么官

定国公是一种古代中国的封爵官位。定国公是封建社会中,皇帝对有特殊功绩和贡献的人的一种极高封赏。具体解释如下:定国公的概念 定国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高级封爵。在古代中国,皇帝为定国公了表彰功臣和亲近之人,常常通过封爵的方式来赋予定国公他们特殊的地位和荣誉。

定国公是一种古代的官爵。详细解释如下:定国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官爵,通常授予对国家和皇室有重大贡献的人物。定国公的地位非常高,往往被视为一种荣誉职位。这种官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封建制度时期,当时皇帝为了表彰功臣,会赐予他们相应的爵位,定国公就是其中的一种高级爵位。

定国公:这是明朝的一个公爵爵位。在明朝时期,定国公是对功勋卓著的将领或大臣的一种极高荣誉的封赏。获得这一爵号的个体不仅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,还通常承担一定的政治和军事职责。 成国公:成国公也是明朝时期的一个公爵爵位。通常只有对国家和朝廷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会被授予这一爵号。

明朝定国公徐增寿简介:建文帝因朱棣而将其当场诛杀

1、徐增寿(?-1402年),安徽凤阳人。徐达幼子,朱棣妻弟。以父荫官至左都督。靖难之时被建文帝以私通燕军之罪诛杀。永乐二年追封定国公,爵位世袭。徐增寿一系随明朝朝廷迁至北京直到明末。个人简介 徐增寿(?-1402年),魏国公徐达幼子,徐辉祖之弟,成祖朱棣妻弟。

2、之后,徐增寿多次秘密报告京中的计划,被建文帝察觉。当燕军渡过长江后,建文帝当面质问,徐增寿无法建文帝大怒,将其当场诛杀。朱棣登基后,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,谥号忠湣;后晋封为定国公,其子徐景昌继承了嗣位。徐增寿一族随明朝朝廷迁至北京,直至明朝末年。

3、建文元年(1399年),建文帝削藩失当,导致朱棣起兵反抗。徐辉祖与徐增寿兄弟,作为朱棣的妻弟,自然受到了建文帝的猜忌。但徐氏兄弟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立场,徐辉祖效忠建文帝,反对姐夫朱棣谋反;徐增寿选择支持姐夫朱棣,暗中向他传递建文帝的消息。

4、建文帝察觉后,还未及追问。等到燕军渡过长江,建文帝召见徐增寿质问,徐增寿未予建文帝手持剑在大殿的走廊下将其斩首。燕王入主后,追赠徐增寿为武阳侯,谥号忠愍。不久晋升为定国公,俸禄二千五百石,并由其子徐景昌继承。徐景昌骄纵,多次被弹劾,成祖都予以宽恕。

5、徐增寿被杀,与他是徐达的儿子没有什么关系,更不能说是建文帝残害开国元勋之后。而是因为他与朱棣的关系过于密切,不但有私通嫌疑,而且就身份上来说,还是朱棣的妻弟。

6、徐达的次子徐增寿之所以被建文帝一剑刺死,是因为建文帝发现了他和朱棣的内外勾结。朱允炆刚登帝时,燕王朱棣其实非常不甘心,他觉得朱允炆根本就没有实力能坐上皇帝的位子,朱棣早就暗生谋反之心,想要取而代之。

明永乐时封几位公爵

泾国公陈亨,追封 。定国公徐增寿 ,追封(徐达子);第2代 定国公 徐景昌(徐增寿子)出生于1404年8月5日,1437年去世,在位34年 。成国公朱能出生于1402年9月30日,1406年去世, 在位 5年 ; 第2代成国公朱勇(朱能子)出生于1408年7月28日,1449年去世,在位42年。

当时有功之臣达25位之多,实际上只册封了6位功劳最大的公爵,称开国六公,即使有名的刘伯温也只封了诚意伯,国公属于明朝勋贵体系的顶端。对于明朝的武官们来说,能够被册封为国公,已属于最高荣耀,在这6位国公中,只有魏国公徐达善始善终,世居金陵,爵位一直传承到明末。

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对大臣进行了论功行赏,其中有6人被封为公爵,即开国六公:韩国公李善长、魏国公徐达、郑国公常茂、曹国公李文忠、宋国公冯胜、卫国公邓愈。开国六公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的,也是说,受爵者的子子孙孙都能够继承爵位,地位不降。

写到这里,本文关于定国公和定国公是几品官的介绍到此为止了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评论